主打一人食场景的“下饭火锅菜”最近成了海底捞的新宠。今年上半年配资公司股票分享,该品牌在外卖总收入9.28亿元中贡献了超过55%的收入。现在,海底捞进一步发力,推出了首家“下饭火锅菜”实体店,产品结构更加精简,主要围绕麻辣拌、冒菜和拌饭三大品类。
从最初在门店测试一人食快餐外卖,到两年前开设单独的外卖专门店,再到如今推出线下实体快餐店,海底捞正在探索一条“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”的新商业路径。
这家“下饭火锅菜”实体店位于北京国瑞购物中心B1层美食街内,交通便捷,能快速承接地铁通勤客流。周边有高密度社区和单位,为门店带来了多元且稳定的消费群体。店内设有8组桌椅,支持扫码点单,整体动线设计紧凑,过道较窄。目前,门店已接受堂食团餐预订。
在产品方面,该门店聚焦大众简餐需求,提供冒菜、麻辣拌和拌饭三大核心品类,共16款产品。冒菜包括肥牛、巴沙鱼等多种经典搭配,可选择不同口味;香辣干拌品类则有巴沙鱼干拌麻辣烫等6款产品,可搭配多种干拌口味;拌饭品类包含烟熏鸡胸肉拌饭、蒲烧鳗鱼饭等5款产品,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拌饭酱。价格集中在24.72-45.9元之间,人均约30元。此外,门店还提供荤素菜品加购及6款饮品供消费者搭配。
为了提升消费体验,门店设置了DIY小料台,陈列多种调味料,米饭与裙带菜免费提供。点单页面上明确标注使用海底捞同款食材,部分食材专供“下饭火锅菜”。这种做法不仅利用了海底捞的优质口碑,还能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。
过去一年,火锅行业竞争激烈,关闭了超过21万家门店。作为头部企业,海底捞也面临业绩压力。2025年上半年,集团营收下降3.7%,净利润下降13.7%。在这种背景下,海底捞通过差异化改造,如推出夜店风、亲子互动等特色主题店,试图触达更多市场和消费群体。
布局“下饭火锅菜”实体店是海底捞的重点尝试之一,旨在丰富一人食快餐场景。数据显示,自该品类推出后,其外卖业务增长迅速,仅2025年上半年就贡献了超过55%的外卖收入。这表明将其从外卖场景延伸至线下实体店具有可行性。
海底捞采取“线上先行、线下跟进”的策略,通过外卖业务的增长带动线下实体店的发展。2022年起,海底捞开始重塑外卖体系,组建社区营运事业部,并新增“下饭菜”、“拌饭”等外卖业务线。这些举措使得外卖业务收入显著增长,2024年同比增长20.4%,达到12.54亿元;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9.27亿元的新高,同比增长59.6%。
此次海底捞布局“下饭火锅菜”线下店配资公司股票分享,选择聚焦已跑通的高增长业务,以线上测款降低风险,再通过线下场景深化体验、承接流量。这种“从线上到线下”的新商业发展路径,或许也能为其他餐饮企业提供一些启发。
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